浮世谣 第382(2 / 2)
他没敢说话,神色不安。
我垂下眼睛,顿了顿,回身离开。
掌柜的来拦我:“诶,姑娘,你这砸了我……”
我抬眉瞪他。
他缩回手。
我道:“叫这说书的别再讲这个了,你也不准为难他。”
他怯怯点头。
我迈出大门,围观路人让开一条道,经过他们时心底又生出苦楚,我强忍住眼泪,快速离开。
埠璪在华州,偏向于西南,能传到南边的云晋城,可想范围之广,也许已传遍汉东,甚至去往了关东关西和盛都。
几句书言道尽了两个姐姐这一世的心酸,却还要被人茶余饭后用来妄议嘲弄,庄先生,你阴险狡诈,你太毒太狠了!
垮过长桥,我在桥下停驻,面前数道长街,我不知该去往何处。
去找十巫,去找庄先生,还是,去找那个毁了姐姐们一生的门派?
而心底最深最深,最难以痊愈的入骨腐肉,是亲手焚毁月家村的那些人,他们如今身在何处?
不行,我不能再这么被动下去,我一定要想个办法,一定要想个办法……
脑袋发疼,我回头看向桥下流水,潺湲行缓,遇曲而曲。
“……朝政行藏,当如水尔,清心洗浊,遇淤濯之。莫道拐角而不得过,借力打力,逢左往右,逢右往左,小阻且避,大阻蓄力冲之……”师尊的声音在耳边响起。
“可水亦可酿祸,洪涝之难自古颇多。”杨修夷沉声道。
“所以要收气敛性,明敌而为,不因一时意气而莽撞孤勇,混淆是非,否则害人害己,偏了本性,就是洪。”
“如若身后水源被截,当如何?”
“水从源来,也从天降,只要你未死,你就能冲辟行路,汇他水而聚。这世上只有两种人,同道之人,异道之人。同道之人不可欺,异道之人,“师尊放下一颗棋子,“由你。”
……
“让开!让开!快让开!”吆喝声从对岸传来。
数个官差在那叫嚷,很多人不明所以的退到一旁。
数匹马儿跑来,各拉着一辆简陋板车,板车上像是躺着人,但以布草遮蔽得严实。
“官大人,这是尸体啊!”有人问出声。
“知道还问!你不怕晦气!”一个官差怒瞪。
“啊!”另一人惊道,“哪有从城外往回运尸体的,不都直接在外边设堂吗,还那么多。”
“是啊,什么来历啊,不会是那些流民吧。”
“少废话,走开!”
马儿跑离,不少人跟了过去,我眼角莫名一跳,似有所感,却又捕捉不出什么,遂要跟上,上臂却忽的一紧,被人握住:“这位姑娘。”
我转过头去,一个脸蒙纱布,双眸红肿的女人小心看着我,声音嘶哑粗重:“你认识字吗。”
她小心递来一卷画轴:“我在路上捡的,我不识字,你帮我看看,能不能卖钱。”
我看了她一眼,拿出画卷缓缓拉开。
是幅精美绝艳的仕女图,画上女子五官娇俏精致,背景是湖泊闲庭,几缕柳树低垂。女子双眸顾盼,桃腮杏面,穿着浅霞云霏淡粉锦衣,外罩玉兰清逸纱衫,腰上垂着价格不菲的红丝秀玉,纤柳般的手指轻捏着一把双面美人扇。
发式很简单,翠玉珠花簪轻绾着简单发髻,其余都拨在左胸前,极具灵气。
画旁提着一句小词:望美人之眸,湖光无色;观美人之态,杨柳自惭。
隐约看见亭上木匾,我道:“日沉阁,是柳州子霞山的日沉阁吧。”
“是这三个字吗。”她指着一旁的人名。
我摇头:“那是唐湘娉。”
“日沉阁天下很多,较有名气的就有四处,其中云晋城也有呢。”她道。
我嗯了声,将画递还给她,随口道:“那你不妨去找下失主,你要想留着卖钱也随你。”
她捏着画卷,看着纸上女子:“好像真的在哪见过,越看越眼熟,姑娘,你来看看。”
我已转身走了,闻言随意瞟去一眼,离远了些才发现真的有那么一点眼熟。
画中女子青葱明丽,不过十五六岁,可我会在哪见过。
我眉心微皱,想不出所以,收回视线发现那女人一直盯着我,眼眶通红通红,一眨眼便滚出了眼泪。
我有些不解,同时做好防备之态。
“你认出她了,对么。”她因哽咽,声音越发粗哑,颤声道,“小,小姐……”
我一顿,刹那朝那画中女子看去,不由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