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5章(2 / 2)
&esp;&esp;现在,他活得太累的徒弟终于可以安静下来了,做师父的,却要来打扰他的安眠,只因为自己某种说不清的执念。
&esp;&esp;着实自私透顶。
&esp;&esp;谢衍走走停停,看着那些成圣之后再也未能想起的事情。
&esp;&esp;他确然有过逍遥的曾经,闲云野鹤,如红尘中的隐士。
&esp;&esp;他来去本如流云般自由,却不知什么时候,少年跟上了他的脚步,两个人踏过名山大川,江河湖海,最后在微茫山落脚结庐。
&esp;&esp;一千年,那可是一千年啊。
&esp;&esp;谢衍将那些散落在湖中的碎片逐一收集起来,他的掌心很快凝成了半块殷红色的珠玉,像是他入魔后眼眸的颜色。
&esp;&esp;他就算为殷别崖的离去再意难平,也不得不承认,那种绯红到能将一切烧尽焚灭的颜色,实在是适合他。
&esp;&esp;不知从何处传来悠扬的笛声,谢衍看向蒙着雾气的远方,心里忽的一动。
&esp;&esp;“……天长路远魂飞苦,梦魂不到关山难。 ”
&esp;&esp;“长相思,摧心肝。”
&esp;&esp;谢衍顺着迢迢的水面走向浓雾深处,耳畔回荡着呜咽的笛声,与那些支离破碎的话语。
&esp;&esp;他想起了很多事。
&esp;&esp;梅花已经开了,埋在树下的谢师酒却再也没有打开。
&esp;&esp;少年拎着他养的鹤纤细的脖子,跳进他的窗,还口口声声地说要焚琴煮鹤,神情生动而鲜活。
&esp;&esp;漫漫的长夜里,有一盏为归人留着的灯,从天黑到天明,灯下是一局寂寞的残棋。
&esp;&esp;他在竹林里等了许久,直到梨花染了白头,他才恍然惊觉,原来有些事情,早已消失在他的生命里。
&esp;&esp;若说谢衍对殷无极的异常什么都不知晓,其实是不准确的。
&esp;&esp;他就算早已情感稀薄,事务缠身,但是对于徒弟的疏离,他也会多分几分关注,只是一直未曾想清楚,那到底是什么感觉。
&esp;&esp;他对他寄托了殷切希望,栽培他,重用他,放他去看这大千世界。可走过斑斓的旅途,但殷无极依旧与仙门的一切格格不入。
&esp;&esp;不知何时,殷无极待他,亲近又抗拒,仿佛垂死挣扎着什么。
&esp;&esp;他甚至还会有些逾越的举动,显出几分侵略性,似乎在试探他的底线;有时他又会退后几步,待在一个让谢衍都觉得难受的距离,疏离的像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儒门弟子。
&esp;&esp;殷无极的三缄其口,却让谢衍无处问起。
&esp;&esp;不知何时起,他们的关系已经极是疏离,公事公办,客客气气。
&esp;&esp;无论他说什么,殷无极却都是应好;让他做什么,总是会漂亮地完成;他兢兢业业,尊师重道,可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少,显得寡淡而苍白。
&esp;&esp;那年轻的孩子每一次看到高高在上的圣人,心里都是什么滋味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