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2节(2 / 2)
&esp;&esp;女人也很坚决地不要,“你给我三十块钱吧!我那篮鸡蛋值三十块。”
&esp;&esp;场面一时僵持不下。
&esp;&esp;这时——
&esp;&esp;小月儿已经跑回旅馆,去把父母喊了过来。
&esp;&esp;关春玲和许培桢一听,被吓得不轻,赶紧赶了过来。
&esp;&esp;既然父母来了,
&esp;&esp;关月旖就把主场交给了妈妈。
&esp;&esp;关春玲拉着那女人的手,千恩万谢,又打听女人姓氏名谁、家住哪儿,以何为生。
&esp;&esp;女人说她姓杜,老家是石头河的,丈夫几年前去世了;
&esp;&esp;由于一双儿女正在镇上读书,所以杜大婶带着孩子们搬到镇上,租了个房子做点儿小买卖。
&esp;&esp;今天她来镇上卖的鸡蛋,就是她自己养的鸡下的蛋,想在过年前把蛋卖了,称点猪肉做腊肉。
&esp;&esp;关春玲不动声色问杜大婶,两个孩子姓什么、叫什么。
&esp;&esp;杜大婶说道:“大的是男孩子,叫石俊,在桐叶一中高一重点班。小的是女孩子,叫石俏,也在桐叶一中读书,现在刚上初二。”
&esp;&esp;关春玲点头,指着关月旖对杜大婶笑道:“那石俊石俏和我大女儿还是校友呢!”
&esp;&esp;凌婶儿也笑着拍了拍关月旖的肩膀,说道:“我们月月啊,就是桐叶一中第一个考上本科的高才生!”
&esp;&esp;凌婶这么一说,
&esp;&esp;杜大婶明白了,惊喜地看着关月旖说道:“真的啊?你、你就是关月旖?”
&esp;&esp;关月旖含笑点头。
&esp;&esp;杜大婶高兴地说道:“哎!我每次去给我大儿子开家长会的时候,老师都要拿你出来说事儿,说只要努力学习,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关月旖!”
&esp;&esp;关月旖哑然失笑。
&esp;&esp;关春玲笑道:“月月,你拿三十块钱出来给你杜大婶。”
&esp;&esp;关月旖其实并不赞成只给三十。
&esp;&esp;可杜大婶看起来也比较执拗。
&esp;&esp;所以,关月旖也只好拿出三十块儿,赔给了杜大婶。
&esp;&esp;杜大婶接过钱,又嘱咐关春玲一块儿别责怪佑佑,道理讲通了就行,然后离开了。
&esp;&esp;关春玲转头对凌婶说道:“凌姐,高校长(一中高中部的校长)住哪里嘛?”
&esp;&esp;凌婶还没回答,
&esp;&esp;关月旖和张建新就已经明白了妈妈的意图!
&esp;&esp;当年妈妈也是这样,帮张建新预缴了大学的学费的!
&esp;&esp;凌婶愣了一下,问:“你找高校长干啥子?他退休好久了。”
&esp;&esp;关春玲也没瞒着凌婶,“我一看到杜大姐啊,就想起当初我一个人打拼供月月上学的事!哎,杜大姐还是一个人供两个孩子,比我更苦啊!”
&esp;&esp;“可你看看啊,我孩子打烂她一篮子鸡蛋,她都那么困难了,一分多余的鸡蛋钱都不肯收。”
&esp;&esp;“所以我想帮她把两个孩子的学费交到高三……”
&esp;&esp;“至于她的孩子以后考上大学了,大学的学费她再自己想办法吧!”
&esp;&esp;凌婶一拍大腿!
&esp;&esp;“春玲,我就晓得你是这个!”说着,凌婶竖起了大拇指。
&esp;&esp;然后凌婶又道:“你放心,这个事我来帮你找人!”
&esp;&esp;就这样,凌婶直接把杜大婶的大儿子石俊的高中班主任齐老师给找了来。
&esp;&esp;一听说关春玲愿意资助石俊兄妹读书,但因为不希望石俊妈妈的回报,所以想要匿名?
&esp;&esp;齐老师又问了关春玲为什么,
&esp;&esp;听明白理由后,齐老师连连点头,“要得要得,我帮你牵线嘛!”
&esp;&esp;就这样,关春玲掏钱,直接为石俊兄妹预缴完直升高三的费用,同时也言明——如果石俏没上高中,那么已缴的高中学费不退,改为资助其他的贫困女生,由桐叶一中写信给关春玲通知为准。
&esp;&esp;大家齐齐松了一口气。
&esp;&esp;第170章 用粮食养大的乌鸡就是……
&esp;&esp;隔了一天,关月旖的亲奶奶张老太从山上下来了。
&esp;&esp;老太太已经八十多了,看着体态佝偻,老态龙钟的,却挑着个庞大又沉重的担子、撑着个拐杖,脚步稳健而又麻利。
&esp;&esp;关月旖已经多年没见过奶奶了。
&esp;&esp;当她离开桐叶镇时,张老太就是个满脸褶子的老太太,
&esp;&esp;如今她就更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