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PO脸红心跳
会员书架
首页 > 种田小说 >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> 第71章

第71章(2 / 2)
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好书推荐: 暗涌(骨科兄妹) 多情书(武侠ABO 主受np 高h) 尾巴之下是女相gl 情迷意乱(女出轨NTR) 欲海折竹 小狗驯养手册【校园1v1】 [猎人]少女她日日被操 《玉壶传》(骨科)(兄妹)(np) 炸厨房 黑道大小姐今天也要睡男人(NPH)

被连年天灾捶打好心态的臣子们尽管同样哀叹生民疾苦,面露不忍之色,心怀悲悯苦痛,却也已然能够保持住冷静了。

可是还没经历过毒打的朱瞻基破防了。

“平均每年二十次天灾……?”

他恍惚地抬头,重复着自己的问题:“是朕听错了吗?”

那堡宗被上天惩罚厌弃不就行了吗?怎么还带牵扯我的?怎么还带牵扯我的!

——这天人感应的学说肯定不靠谱。!

【由于这样离谱的天灾频率,虽然在明朝尚未出现专门应对灾荒的专门机构或官员,但在宣德以后逐渐开始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赈济体系。

比如灾情的上报。明朝自洪武年间就确立了有灾立报的原则,只要发生天灾,不管什么时候都必须立即上达天听。这一原则在后来得到了内容上的扩展,根本却始终不曾改变。

但具体上报的流程,在宣德之前却依旧尚显混乱,主要依托的是地方官员。

而随着宣宗确立了巡抚制度,中央外派的巡抚官员逐渐参与进了包括应对灾荒的军政事务之中。

接着,巡抚制度在景泰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,巡抚加宪衔成为了定制。

巡抚们作为外派地方的中央官员,成为了明朝中央朝廷与地方联系的枢纽,继而从程序上保证了明政府对灾情的及时了解,有助于接下来的勘灾救灾工作顺利合理展开。

这样的流程发展到了后面万历年间,最终完善成为了一种,百姓——地方官——抚按(巡抚、巡按)——朝廷,这样类型的基本的、垂直型的报灾程序。】

“巡抚?”

朱元璋听着这个词先是皱起了眉,细想了一番这才舒展开来——他确实安排过巡抚这项差事,但那是专事专用,派标儿去陕西考察那里能不能当都城的,并不能算是个官。

这后世儿孙倒是把它确立成了一种制度……嗯,作为中央官员,却也负责处理地方事务。后世人怎么说的,枢纽?确实有点意思……

朱瞻基回想着那句制度的确立:我后来怎么干的?既然是制度,那就意味着不像皇爷爷那样,只是单纯的暂时差役?

也就是派遣官员常驻?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[简体版]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新书推荐: 金玉其外【1v1+伪骨科】 女王游戏(NP,无限流) 半月边(姐弟,1v1) 人类销毁计划(NP) 空难 五年婚姻,一直分居[七零] 一入编制深似海 死对头成了恋爱脑 重生八零:肥妻逆袭记 又俗又酸